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的意见》(简称《意见》),要求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培育龙头骨干物流企业、推广先进运营模式和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共享、服务同网、信息互通、便利高效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格局。
《意见》明确,县级农村物流中心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公路货运站场;二是升级改造、增设相关设施、拓展物流公共服务功能的公路客运站;三是交通运输企业与邮政、快递、供销等分拨中心开展业务合作,统筹组织县域内运输服务的物流站点。
乡镇运输服务站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新建具备集客运和物流服务功能的乡镇运输服务站;二是对既有乡镇客运站、交管站、公路养护站等站场设施进行改造升级的乡镇运输服务站;三是交通运输企业充分利用邮政、供销社、电商服务网点等设施资源,通过业务合作的方式统筹组织辖区内的农村物流服务的乡镇运输服务站。
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充分利用村相关公共设施资源,为乡村物资集散提供服务的场所;二是以小卖店、超市、村邮站为载体,开展日用生活消费品、农资以及快件接取送达服务的场所。
《意见》要求以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为重点,从五个方面统筹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
一是提高农村物流网络节点覆盖率。统筹利用多方资源,主动加强与农业、商务、供销、邮政等部门的联动协同,有效整合多方资源,根据地方发展实际和特色优势。充分利用乡镇客运站、交管站、公路养护站等站场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因地制宜完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补齐贫困地区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建设短板。
二是创新农村物流运营模式。鼓励“互联网+”农村物流新业态发展,支持企业在农村物流领域发展无车承运物流模式,整合社会闲散运力和分散货源,实现人、车、货、站、线等物流要素的精准匹配。充分挖掘城乡客运班线货舱运力资源,发展小件快运、电商快递等服务市场,实现客货同网、资源共享。
三是加强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支持县级农村物流中心或农村物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县级统一的农村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平台网上交易、运力调度、过程监控、结算支付、金融保险、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功能,并加强与电商、邮政快递等平台的有效对接,实现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合理配置。
四是推广应用先进物流装备。鼓励农村物流、邮政快递、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等企业应用托盘、集装篮、厢式货车等标准化、单元化设备和专业化包装、分拣、装卸设备,提高农村物流作业效率、减少货损货差。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支持农杜物流节点加强冷藏保温仓储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五是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支持农村物流骨干企业加强与电商、邮政、快递、供销等企业的合作,实现货源和运力资源的及时汇集与匹配。以品牌为纽带通过联盟、加盟等方式整合县域内分散的物流经营业户,统筹组织开展县域内的农村物流业务,扭转农村物流市场主体分散、运营效益差、竞争力弱的格局。
信息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