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江苏省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江苏省现代物流协会会长侯普在数字化仓库与产业数字金融服务中国行(无锡)

2025-08-25 10:53 admin

在数字化仓库与产业数字金融服务中国行(无锡)

座谈会上的讲话

 

刚才我们围绕“数字化仓库与产业数字金融服务”这一主题展开深入座谈交流,对物流领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和分享,意义重大。前几天,就在8月12日我省第一家数字化仓库——江苏佳利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了4星级数字化仓库现场评估,为我省数字化仓库标准化建设拉开了序幕。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时代。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正深刻重塑着全球产业格局和经济形态。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仓储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尤其是数字化仓库的建设,已经从“可选项”变成了“必选项”。同时,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的金融业,其服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也势在必行。可以说,数字化仓库与产业数字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供应链韧性与效率、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突破口。

一、 深刻认识数字化仓库的战略价值与基础作用

数字化仓库,绝非仅仅是传统仓库的信息化改造。它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底座,对仓库的货物信息、作业流程、空间管理、设备状态等进行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的数字化映射、感知、分析和控制。

它的核心价值在于:

透明可信:实现对货物状态(位置、数量、质量、权属)的实时、精准、不可篡改的追踪,为金融服务提供坚实的信任基石。

    高效协同: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壁垒,优化仓储作业流程,大幅提升仓储效率和响应速度。

    智能决策: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库存优化、智能调度、风险预警等,降低运营成本。

    赋能监管:为政府监管提供标准化、可视化的数据接口,提升监管效能。

可以说,数字化仓库是构建现代化、智能化供应链体系的基石,是实现动产“看得见、管得住、控得牢”的关键基础设施。它为金融资本安全、高效地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库存动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

二、 拥抱产业数字金融服务的创新机遇与发展方向

传统的基于不动产抵押和核心企业信用的融资模式,难以满足产业链上广大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大量的存货、仓单等动产资源无法有效盘活。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解决这一痛点提供了新路径——产业数字金融服务

产业数字金融服务的核心特征:

    数据驱动:基于数字化仓库等平台产生的实时、多维、可信数据,替代或补充传统的抵质押物信息和财务信息。

    场景嵌入:金融服务深度嵌入到采购、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等产业场景中,实现“交易即融资”、“物流即金融”。

    智能风控: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产业链交易背景真实性、货物流转状态、企业信用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评估,构建更精准、更高效的风险控制模型。

    开放互联:连接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物流仓储方、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多方主体,实现信息共享和流程协同。

具体到围绕数字化仓库的金融服务创新,我们可以重点探索:

基于可信仓单的融资:利用区块链等技术,确保数字化仓库出具的电子仓单唯一、真实、可追溯,使之成为可靠的融资凭证。

动产质押融资的数字化升级:通过物联网监控、视频识别等手段,实现质押动产的实时、动态、可视化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和风险。

供应链金融平台的深化应用:将数字化仓库作为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关键节点,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链上企业提供更便捷的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等服务。

信用流转与共享:基于真实、持续的数字化仓库运营数据,构建更完善的企业信用画像,支持信用贷款等多元化的金融产品。

三、 凝聚合力,共促融合发展新格局

要实现数字化仓库与产业数字金融服务的高质量融合发展,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破解瓶颈,构建生态:

1. 标准先行,共建规则:

加快制定统一、互认的数字化仓库技术标准、数据标准、运营规范和服务标准,特别是电子仓单的标准体系,是打通信任壁垒、实现业务协同的前提。

     推动数字化仓库认证评估体系建设,提升市场对数字化仓库及其服务的认可度。

2. 技术赋能,夯实底座:

鼓励加大在物联网感知、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算法、区块链可信存证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与应用投入,提升数字化仓库的智能化水平和数据可靠性。

   金融机构需持续提升自身金融科技能力,确保能有效对接、处理和应用来自产业端的海量实时数据。

3.场景深耕,模式创新:

金融机构要深入产业场景,理解不同行业(如大宗商品、消费品、制造业等)对仓储和金融服务的差异化需求,设计个性化、适配性强的金融产品。

    数字化仓库运营方要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金融服务嵌入提供稳定、高效、合规的支撑平台。

4.生态协同,开放共赢:

    推动政、银、企、仓、技(技术供应商)多方联动。政府部门需加强政策引导、优化监管环境(如明确电子仓单的法律效力);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企业要积极拥抱转型;仓储物流企业要提升数字化水平;技术公司要提供可靠解决方案。

    构建开放、互联、互信的数字供应链生态平台,促进数据要素的有序流动和价值释放。

5.风险共治,安全可控:

高度重视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操作风险,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和技术保障体系。

   加强监管科技(RegTech)应用,提升穿透式监管能力,确保创新在合规轨道上运行。

    探索建立风险分担与缓释机制(如保险、担保介入),增强市场信心。

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正加速深化。数字化仓库与产业数字金融服务的结合,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合作空间。这不仅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迫切要求,更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今天的座谈会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大家畅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行动,共同推动数字化仓库建设迈上新台阶,共同谱写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新篇章,为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