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江苏省绿色低碳发展现状与推进措施
1.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并在国内外重大场合发表重要讲话,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国家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2.江苏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
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双碳”方针政策决策,统筹谋划、整体部署、分类施策、系统推进,着力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江苏省作为经济大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统一部署,从江苏实际出发,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文件。2022年1月,江苏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了全省“双碳”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双碳”政策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明确了到2025年、2030年和2060年的阶段性目标,包括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的优化,以及绿色产业比重的提升。
2022年,江苏省出台《江苏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又发布《江苏省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江苏省新型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江苏省海上光伏开发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7年)》、《江苏省沿海地区新型储能项目发展实施方案》、《江苏省沿海地区新型电力系统实施方案(2023-2027年)》、《江苏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江苏省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2024年,发布《关于加快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并网顶峰工作》、《江苏省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方案》、《江苏省(近)零碳产业园建设指南(暂行)》、《江苏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4-2035年)》、《关于规范我省陆上风电发展的通知》、《关于高质量做好全省分布式光伏接网消纳的通知》。
3.江苏省绿色低碳推进措施
江苏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江苏省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实施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建立清单化管理机制,加强能耗和生态环境准入管理,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对标实施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将生产制造过程绿色化摆在重要位置,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以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行业为重点,以低碳技术创新及应用为支撑,通过实施节能降碳示范工程,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碳达峰先进企业,带动全行业提升低碳管理水平。截至2023年底,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49家、绿色工业园区3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6家,认定省级绿色工厂1011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19家,累计33家企业入选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名单。培育发展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较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势头良好,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江苏引导非化石能源消费。压减非电行业用煤,统筹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推进煤炭消费比重下降。促进天然气合理消费,加强沿海LNG项目建设,如中石油如东LNG项目、国信如东LNG项目和广汇能源吕四LNG分销站项目,目前如东阳光岛,已成为国内最大海上LNG能源岛,年LNG接卸量为700万吨。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2022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比约13.5%。出台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推动可再生能源成为能源增量贡献主体。2020年至今,江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年均增长率超过20%、突破8000万千瓦。积极组织海上风电资源竞争性配置,认真做好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推进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探索其他非化石能源应用途径。截至2023年底,全省风力发电装机2286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装机1103万千瓦,占比近五成;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连续多年领跑全国,为全省能源电力保供做出重要贡献。总的来看,全省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取得新成效,能源结构不断“调绿”。
江苏加快运输结构调整。近年来,江苏交通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以基础设施改建、扩建为主攻方向,努力提升综合交通网络效能。2023年,京沪高速新沂至江都段改扩建、连宿高速沭阳至宿豫段建成通车、沪宁沿江高铁开通运营,全省高铁里程超过2500公里。既有铁路线路扩能和电气化改造力度不断加大,集疏港铁路建设加快。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取得新进展,2023年,全省水路、铁路货运量累计12.6亿吨,同比增长6.5%,水路货运量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22个百分点,水路和铁路货运量占比超四成;完成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内河集装箱运量232万、145.5万标箱,同比增长15.2%、19.9%,年均增速均超过30%。铁水联运量一路上扬。依托沿海、沿江、陆桥、沿京沪通道四大交通走廊,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深入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实现“一次托运、一张单证、一次结算、一单到底”的全程运输。在智慧交通方面也取得了进展,如在江苏苏州举行的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展示了江苏数字交通的动能。积极推进新能源车船应用,提高运输工具能源利用效率。鼓励新增和更新的公交、出租、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公共交通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内河航运开展纯电动船舶应用。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限值和二氧化碳(CO₂)排放限值标准,源头监管不断加强。
江苏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自2021年以来,江苏省双碳科技专项累计立项193项,省资助经费总额累计达17.1亿元。优选了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建立了江苏省绿色低碳先进技术项目储备库,包括田湾核电站蒸汽供能项目(连云港)、100MWh重力储能示范项目(南通)、苏州虚拟综合智慧零碳电厂项目(苏州)、高参数化液氢储运装备项目(南京)、100万吨/年废弃油脂转化生物质能源示范项目(一期工程)(连云港),入选国家第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江苏绿色低碳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5.63万件,占全国绿色低碳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的12.05%。目前,已有一大批企业创新成果进入实践运用领域,造福绿色低碳生活。包括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项目”、江苏绿碳科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世界首套火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及转化为碳纳米管系统南京的南钢集团,建设最先进的带式焙烧球团,能耗降低30%,减少碳排放6.5万吨,并通过持续探索低碳钢铁的工艺路径和技术方案,跟踪研究传统“碳冶金”向新型“氢冶金”转型技术途径。
江苏持续完善市场机制。江苏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绿色标准,支持省内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完善绿色发展地方标准。严格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的统计调查制度和标准。全省设立了超过100个环境监测站点,实现了对主要污染源的实时监控。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提升产业绿色低碳竞争力。全省碳排放总量连续三年实现下降,2023年较2020年下降了5%。推动企业开展开展节能、节水、再制造等绿色认证,培育了一批专业绿色认证机构。推广绿色认证工作,打造了一批绿色认证示范企业。这些示范区在推动地方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积极探索和完善绿色交易市场机制,截至2023年,全省用能权交易量达到100万吨标准煤,交易额超过5亿元。全省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企业数量达到200家,碳排放权交易量达到500万吨。全省水权交易量达到5亿立方米,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全省排污权交易量达到10万吨,交易额超过1亿元。注重价格机制创新,在差别电价、峰谷电价、水价、环保电价、绿色产品价格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有效促进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未来,江苏将继续坚定不移按照中央方针政策决策和省委部署,从全局战略高度以系统化理念扎实推进“双碳”工作。将中央精神与省情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为全省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为全国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江苏贡献。
二、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现状
(一)2023年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情况
江苏省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其绿色物流市场在2023年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2023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9.74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约11.3%,同比增长6.3%。这一数据反映出江苏省物流行业的庞大规模和对绿色物流的迫切需求。
1.绿色物流政策引导
江苏省在2023年对绿色物流的发展给予了显著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以促进物流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省级政府联合多个部门发布了《江苏省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和2030年的阶段性目标,包括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的比例,以及营运交通工具碳排放强度的下降目标。这些政策旨在推动全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为实现全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还包括推动交通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货运体系、引导城市绿色低碳出行等六项重点任务。例如,到2025年,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城市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全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1000公里。此外,政策还鼓励创建近零碳交通示范项目,如近零碳港口、服务区和枢纽场站。
为了保障政策的落地实施,江苏省加强了统筹组织,强化了部门联动,并细化分解了任务指标,落实了责任主体。同时,还强化了智力支持,积极争取高端专家人才对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支持和指导。
江苏省在绿色物流的行业规范与标准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例如,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和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共同研究制定了《江苏省工业领域及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工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
2.绿色物流实践进展
江苏省在2023年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以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根据省工商联汽车销售商会公布的数据,去年全省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4.2万辆,同比增加36.6%,销售额1300亿元,同比增加37.7%。这一显著增长得益于省内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和推广政策。此外,江苏省还自主研发了全国首艘120标箱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江远百合”轮,标志着内河水运正式开启“纯电动时代”。2023年,全省13个设区市累计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港作车辆、机械333台(套),淘汰老旧港作车辆、机械共349台(套)。
在具体实践中,江苏省不仅在乘用车领域取得了进展,还在商用车领域推动了新能源车辆的应用。例如,盐城港自动化集装箱堆场通过使用电动集卡等设备,实现了单箱能耗较传统燃油设备降低约70%,成为国内港口首个获得“碳中和”认证的堆场项目。此外,江苏省还计划到2025年,城市新增和更新的邮政快递新能源车比例达到80%,这一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车辆在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
江苏省在绿色包装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2023年,全省快递包装绿色认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使用绿色包装数量达到14.25亿个。此外,江苏省邮政管理局引导推广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1.09亿件,回收瓦楞纸箱近9000万个,这些措施有效减少了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在具体实施上,江苏省内的邮政快递企业通过采用绿色采购制度、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电子面单等环保包装材料,以及优化包装设计减少材料使用等方式,推动了绿色包装的应用。例如,顺丰快递通过设计二次利用文件封、优化珍珠棉密度、改进封包条等方式,有效降低了包装材料的使用,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减少了环境污染。
江苏省在循环经济方面的实施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据《江苏省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江苏省将建立分类别、广覆盖、易回收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推进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融合。此外,江苏省还计划支持建设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和交易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城市争创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示范。
在实践中,江苏省通过优化城市逆向物流网点布局,完善城市社区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创新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围绕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汽车、快递包装等废旧物资,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务平台和回收网络。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也为江苏省的绿色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3年,江苏出台全国首个省级绿色港口评价指标体系,推动港口岸线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在苏州太仓港、南通吕四港推进无人驾驶集卡示范应用,6个码头获评2023年中国港口协会“绿色港口”。全省港口码头已建岸电设施4739套,覆盖泊位6026个,泊位覆盖率98.3%。2023年全省靠港船舶实接岸电612232艘次,占应接船舶艘次的99.63%。全省港口企业靠港船舶累计使用岸电5373.6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9.7%。
3.绿色物流技术创新
江苏省在绿色物流的物流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果。大力推进智慧物流园区建设,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园区的智能化管理。例如,盐城城西南现代物流园通过智慧物流园区建设,最大限度地应用绿色新能源,建设高效、适用、安全的仓储设施。积极推动建立网络货运新业态。目前全省网络货运平台共有178家,累计整合车辆278万辆,2022年运输货物达3.23亿吨,网络货运发展规模居全国首位,评选发布的江苏省运输企业25强中网络货运平台有4家,成功培育和壮大了运满满、中储智运、福佑卡车等全国知名的互联网货运平台。加快推进数字化运输新业态的发展,如无人配送、智能仓储等,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能源消耗。例如,无锡已累计实现450平方公里、856个点段的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覆盖,已有50辆无人驾驶小巴在7条线路投入运营。
综上所述,江苏省绿色物流市场在2023年已经展现出了显著的规模和增长潜力,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为推动江苏省乃至全国物流行业的绿色转型做出重要贡献。
(二)2024年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情况
1.绿色物流需求情况
江苏省的主要行业对绿色物流的需求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这不仅反映了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关注,也表明了绿色物流服务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预计这些行业对绿色物流服务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制造业:江苏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对绿色物流的需求同样强烈。制造业企业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的绿色化,通过采用绿色物流服务来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冷链物流行业: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冷链物流行业对绿色物流的需求日益增加。江苏省在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人均冷库库容达0.22立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冷链物流市场规模的稳步增长,年均增长20%以上,也反映出该行业对绿色物流服务的强烈需求。
电子商务行业: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尤其是绿色物流服务。江苏省作为电子商务大省,其电商平台和物流企业纷纷推出绿色包装、减量化包装等措施,以满足消费者对环保和可持续性的需求。
农业:农产品的运输对时效性和温度控制有着严格要求,因此对绿色物流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江苏省的农业企业通过采用绿色物流服务,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新鲜度和品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绿色物流推进模式
2024年江苏绿色物流发展发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以下这些关键点不仅反映了江苏绿色物流发展的热点和重点,也揭示了行业发展趋势和关注焦点。
物流设施和技术的绿色化:江苏省正在推进绿色物流枢纽、园区和基地的建设,加强土地和存量资源的集约利用,并推广应用绿色节能物流技术装备。此外,还在加大货运车辆(船)适用的LNG加气站、充电桩、岸电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运输结构的调整:江苏省积极推动大宗货物运输由公路转向铁路和水路,加快发展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以减少碳排放。
绿色物流新模式的发展:江苏省正在推动绿色运输、仓储和包装等环节的协同运行,实现物流全链条的绿色化发展。这包括推广先进运输组织模式,如公共“挂车池”“运力池”“托盘池”等共享模式和甩挂运输等绿色运输方式。
逆向物流体系的构建:江苏省正在优化城市逆向物流网点布局,完善城市社区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并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务平台和回收网络。
绿色快递示范工程:江苏省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和民生服务品质提升,推进绿色快递园区建设,强化绿色包装和绿色技术的应用,创新包装循环回收模式。
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工程:江苏省正在加快布局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高效便捷的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提高冷链物流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
政策支持: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2024年江苏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工作要点》,要求持续推进废旧快递包装回收利用,提升快递包装标准化、循环化、减量化、无害化水平,并鼓励在各类快递场景中推广使用可循环快递包装。
随着省内对绿色物流设施的持续投资,以及对新能源车辆、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精密物流软件等技术的应用,江苏省的绿色物流市场预计将实现显著增长。此外,随着消费者对可持续产品和做法的需求不断增加,企业采用绿色物流以满足这些期望,提升品牌形象,并获得客户忠诚度,将进一步支持市场增长和竞争力。
三、江苏省绿色物流发展趋势
未来江苏绿色物流的发展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碳环保政策引导
江苏在“十四五”期间将坚持低碳环保,推动物流全链路绿色发展。这包括全面提升物流设施、技术、模式的绿色化发展水平,优化城市逆向物流网点布局,构建逆向物流新体系,以及突出重点领域,提升物流专业化服务能力。
2.绿色物流设施建设
江苏将推进绿色物流枢纽、园区和基地的建设,加强土地和存量资源的集约利用,推广应用绿色节能物流技术装备,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同时,加大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在枢纽园区、城市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的应用。
3.运输结构调整
江苏积极推进运输结构的调整,推动大宗货物运输由公路转向铁路和水路,发展多式联运,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以减少碳排放。
4.智慧物流发展
江苏物流行业正加快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改造,利用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提升物流效率和绿色化水平。如智慧物流园区、智慧港口、智慧公路、数字化仓库等。
5.绿色包装和循环利用
推广普及电子面单、环保袋、循环箱、绿色回收箱,推进物流企业与制造、商贸流通企业包装循环共用,推广使用循环包装和生物降解包装材料,实施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
6.逆向物流体系构建
优化城市逆向物流网点布局,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务平台和回收网络,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生产企业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
7.重点领域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
重点推进冷链物流、航空物流、高铁物流、应急物流、粮食物流等领域发展,加强物流重点领域锻长补短。
8.政策支持和实施保障
江苏省将加强领导和组织实施,完善绿色物流统计体系,加强物流人才支撑,加大物流政策支持,优化物流营商环境,以确保物流业的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江苏的绿色物流发展将通过政策引导、设施建设、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等多方面的努力,实现物流业的绿色化、智慧化和高效化。